找回密码
 入住凤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6|回复: 3

布析─《靖玄錄》3、4集小評(天扇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7-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魔封正式結束,虛無無愧「諸神之恥」名號,被天道主玩弄於手掌中,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滄神死的好不值。2 v, O5 l  b# m* P: Y0 V; T
, b% K  g) K# z- s2 z2 a1 \
2 J# Y2 y/ y, O% d& e9 n; ?
    滄神跟天道主的差別,讓我想起《境界觸發者》太刀川的一段話:「我可是最喜歡這種熱血對決,不過,如果說憑信念就能決定勝負的話,不就變成輸的一方,信念太弱了嗎?」
5 p8 n3 m4 T! ^7 m& `$ r' |
# D5 x' ]  r( W# `! E' [0 ]

8 ~0 w6 c  R, A3 r: X& a    此戰給我這樣的感覺,難道滄神輸的原因是守護信念太弱嗎?
  g- J# o( m) W! k: l. w/ x' Z: a  o) w" r0 Z& X3 h8 J$ A! u. q
0 B5 B& f  a0 m
一、天扇子的道家思維
0 n, `+ Z- l/ {1 q) b# `) v2 Z7 \! D+ b2 O4 @

# D0 X$ _, @) q' P3 l; @' v; q9 }    天扇子的不講人話跟鹿老怪完全不同概念,鹿老怪在風濤十二樓任職,有行政經驗,他的不講人話會看對象調整內容,如同他好友琴狐小兵所言:「要跟我談大局,你的名要叫占雲巾。」,俗人才懶的跟他談。
3 ^* n6 z( M6 X2 n+ W; b
- y' A4 G  o2 ?5 _: t$ f

# l9 h' F! K" y4 ^' S    天扇子不同,炎無心一語中的:「想跟你正常說話,果然是奢望。」
/ S# h$ o) R' ^2 L, K6 r% _' ^0 u; h* V2 O, r; \1 I
' J) I: i, D8 P
    他是沒有選擇對象,一視同仁的不講人話,更正確的說,是他的思想跟普通人思維差距太大,凡人難以理解他的「道」。  E6 K: I; o3 u

; n* y5 g( q. A+ A0 ~5 {
. e, r( H$ r) B! B2 W6 y4 B% I/ ^* T! H
    「表裡如一,才是吾之風格。」
' e, A8 L! E+ b9 c& _0 Z* z( f' e2 P6 u

  S7 c$ v7 Q2 t1 C0 f% j/ r1 T, w0 b    要談天道子的道,要先理解道家的「道」與儒家不同,道家之道以〝自然〞為中心,儒家之道以〝〞為中心,從這角度切入,方能理解「天行有常,惡之集結,肇因於道德泛濫。」
6 S3 U" ]7 h& ?6 j& T7 ?
- u: ]# l. P: ]

( }6 b  R% M& b& [, ~    無心以「所幸這世上好人還是很多」回應,天扇子講她「妳不明白吾之意思」,無心回答是儒家的道,有好壞善惡之分,而自然沒有這些人制定的分別。6 n4 k) h! \: n/ M! H

' m( E9 Y: P1 q3 T'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道德經)
# F7 ^6 j  z2 P( T6 ~5 O% ?+ ~  u
! b: D5 U' E5 `1 v3 ~
% s& {  k' ^# y4 L  S5 D+ U, ~
    此即「白猿飢而食桃,是耶非耶,而桃可有怨乎?玄豹飢而獵禽,是耶非耶,而禽有恨乎?對吾來說,不違自然,皆是常理。」
1 t3 u$ `2 d# T$ u. ?9 A( w2 e3 [' e/ Q- \8 }  K! `* v
- I' T5 f: m1 k, G  o
    白話的講:不以生活為達任何目的之手段,生活便是目的;道德是人外加於自然,而非自然。
( K1 b, V7 P2 ~9 L4 S
9 b9 p7 Z# p2 @# f, M0 N
& S9 t% u1 e0 X5 |4 d
    他對虛無的看法是〝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道德經),虛無將有為違反自然,他要〝去甚〞,除去太過份以維護自然,而不是以善惡標準行事。
8 h) K& q. B5 k4 C% @( @) i" o7 ~! N( h! m; o$ g9 [
; m. f6 a$ d: q& x9 {5 m  i
    道家法自然,注重「全我養生」,〝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養生主)7 Z. H4 f. l' ^/ A4 E7 R+ {; z

0 l/ o; C1 b, u9 B( E1 G
# O$ W  |8 a! z
    法自然的全我實踐又衍生多個流派,法自然是種〝機械式〞的人生觀,全我是種〝為我〞,在先秦諸子競合中,流變為四:) I/ Q4 U4 M, E6 O8 p! ^
: e- @8 L( Q5 H' A" O+ i0 @

% g; k7 O# \' T6 T  P    1.自然原教義(物我實一):慎到
4 a5 T6 T) ]/ v1 {    2.齊物平等(無政府主義):許行
  T; H4 W  a! R' _2 H& X- l    3.循世為我:陳仲
5 f6 i( s* ?# M& K    4.順世為我:楊朱3 u* t) s5 g# K. ]! x

* h, A; C+ I2 F7 b+ Y1 E& P+ S
! V: q3 [3 m' n
    《史記》將老子韓非放在一起,是很有見地的排法。* W- _5 j  J$ U5 O

) y' i8 G; Z; S) Z# E6 h8 W3 p. G
3 N: N( m: R9 E
    〝太史公曰:「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   
6 i7 F6 q# b. _+ [' Y- K: M    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 r+ u) \0 ?0 O/ L0 P
    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實。  c/ X9 p" `) T3 C+ ]: q( Q/ L
    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
) L. q( F. ^: y, v4 M" k- d    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3 l0 P- C4 u* W* s7 k5 J# k

) d# }, x6 f, h

! B9 B7 j& k& E8 m    法自然是種機械式的人生觀,走到極端,即物我實一,〝夫無知之物,無建己之患,無用知之累,動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夫塊不失道。」〞(莊子‧天下)1 Y6 n" R2 \8 u

& X7 R+ Z. E5 M; y9 I

/ o9 S# y0 U* \+ u, `    人如土塊,棄知去己,「我無爲,而民自化」,如何自化?任法自然。然而〝自然法〞不可得,因此〝人為法〞興起,「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慎子‧君人)1 j; A3 R4 Q, H! U1 [

1 C8 L% Q7 R2 k7 `7 M( x5 T3 b

2 k$ G* r. X0 i9 s6 l  p& @% \; m    黃老無為的法自然成為任(人為)法自然,此即道(家)法(家)一體。
$ F! f. w5 @, V9 s. T
7 B4 Z& y1 \5 ~

  o" t7 |3 c$ B( h    陳仲、許行則是把《道德經》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轉換為墨家的「節用」,把「齊物」轉換為墨家的「尚同」。6 i2 n, J: |( k- j

% J0 h7 C6 i% q2 m/ X8 Q6 C
& t& ]7 Q3 s* e2 R9 ]6 u
    他們跟墨家最大差異在於對政府的態度,墨家的政治理想是大有為政府,他們摒棄一切政府干涉,自食其力,謂之「自然」。
9 S$ j) G# B! H* ]! b9 W
& ^/ @! G* a; F# [" X$ }' f! U
4 l) Q3 w" [1 g2 P
    陳仲是個人避世,許行則鼓動眾人效法,〝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誖上下之序。〞(漢書‧藝文志)! N0 m2 x: f7 M3 b7 Z+ {
7 u8 i0 ^7 C7 _& t6 X) {+ n5 j

( U, X& U/ E3 q. Y    楊朱是個特別的存在,他是極端個人主義者,我想大家都聽過〝一毛不拔〞,比喻吝嗇到極點的人,其實原意跟此義相差甚遠。
# |4 |0 o/ V! l4 w3 Z/ G. z* Z! `. e; X+ [* v# K

3 T: ]2 C; U9 i5 a
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楊朱)
* n- M# v, K( V! d2 w

6 }! l+ s. G8 q) w, A    只要一根毛就可以有利天下,我不會去做;但要天下為我一人奉獻,我也不會要。只要人人都這樣做,天下大治。
' v; a3 W1 z* I- Q& k/ X5 [$ A) F* y+ }' d
7 J7 |/ X1 o) c; Z0 a: b# K
    他走的路線完全跟陳仲相反,「恣耳之所欲聽、恣目之所欲視、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體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列子‧楊朱)
% T" h/ J% }: A4 d) l5 ], h! o) A; y5 {1 P1 U

8 u. J. s9 r: B+ r    此言並非要人縱慾,而是針對墨家所言反自然人性的戰書,「兼愛尚賢,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楊子非之。」(淮南子‧氾論訓)
0 ]( P6 G$ K# b1 I* O/ k$ J3 v8 L' f2 t

. T) K5 D  x8 T4 m+ Z" T

) P" ~5 y( R, _( g' C    楊朱重視〝全性保真〞,人乃自然之一物,順其自然以養天年,無所謂自私,回扣天扇子提到:「白猿飢而食桃,是耶非耶,而桃可有怨乎?」老談才會講自己又落入應對之迷障。% R# G8 y& {0 K, i1 {7 i

4 n8 q' b& K7 u  {$ ?) _
    天扇子的「道」,是效法楊朱,這一派本來在戰國是僅次於儒、墨的大宗,「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孟子‧盡心下),跟墨家比起來,楊朱跟儒家的思維還較為接近。
3 a' k) z* B# g9 j8 o9 C( O! C- ]
* V8 D! O+ a- J/ ^7 E
2 u! H! A# ~, B+ L, `* S' y
    如此可解釋天扇子所言:「談無慾,吾不是討厭你,反倒認為,若你都像你充滿自私與智慧,世道也許能更適居。」
, f$ S9 J+ J: u8 I) q1 N# m! b" u4 p  F& ~

, v) p8 Y, z* ~! |3 P    老談的思維是儒家偏道,天扇子的思維是道家偏儒,他們的交界處在於「存我」,對兩人來說生命是重中之重,「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如果自私與智慧是為存我,即非自私,我之所在,即為自然。8 O3 V( U" T+ a1 U

# ~- X; w- c0 c& B- T

" c; v: [. M1 w" M6 t% D    我以前的經濟學老師提過:「如果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經濟人〞,這世界會更為美好。」乍聽之下令人難以理解,如果大家自私自利,社會怎麼可能更為美好?: g; W, R5 v* {  S0 e6 ~" J! ^: U9 \
4 l) x! r. Z# ?  _* X) U  y* C

  z/ ]% ]: G9 J$ u7 |* \$ d    因為,我們的自私並非根植於理性思維,更多是摻了許多雜質的想法,何謂雜質?人的情感:喜、怒、憂、懼、愛、憎、欲。
  S5 j7 I8 H$ ^8 X/ j' Q: m. o7 D% d- L! N/ P: V
; h3 ~3 |: ^) F0 f5 i. S
    一個真正自私的人,做事絕不做絕,基於比較利益,不管多廢的廢才,都有他比較利益能得利之處,只要能得利,他就有存在的價值,以博奕論來講,人人都要尋求〝帕雷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 S: u% V4 i! G- t* u; q6 x, I
: y" e. |" W8 F# e. z

$ D. F5 V5 s2 z: x  y  [5 l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以看不見的手聞名於世,他還有另一本書,名為《道德情操論》,一個講利己心的人,竟然出一本跟利己心打擂台講同情心的書,不覺得奇怪嗎?
4 p; R4 ~& j$ P3 G$ }
6 W+ m8 N) ^+ k+ f3 ^* A; u# _

, Z; X; R! O$ p% M6 d3 r    兩本內容其實互為補充,合在一起就是我們要如何達到帕雷托最優。3 ?, J% j0 z- i; m  ?& f5 E
; |( ]* m: q* K
1 P$ m* p- e( f6 {5 c* w- V
    基於利己原則,需要建立「公正的旁觀者」,如果人人都利己,因為人人都是他人的公正旁觀者,這世界會因信任而使交易成本降到最低,達到完全競爭狀態,即是帕雷帕最優。- _+ t; `1 z" d8 W% @" f( B1 K

* t) D- |% s" `
9 I0 ?$ V( F4 q
    用楊朱的話說:「有其物有其身,是橫私天下之身,橫私天下之物;( n. k7 \4 o9 s& Q9 x- g/ f) n4 ]
    不橫私天下之身,不橫私天下物者。其唯聖人乎!
' r/ {# A( }' \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5 W3 `7 y: l) \' ]9 Y
    此之謂至至者也。3 M" J% }0 M# H4 L$ _
2 G7 j- f7 c2 w6 e
2 Y  ]0 \  C7 d7 I1 S1 q* U( w! n
    回頭談天扇子的象徵,編劇幫天扇子找到一個跟他形象最合的意象:6 c, R4 j; \  ], @+ ?  b
, _* X+ [3 k0 q
% w6 V2 u$ s$ v' B
    「不以物累形」是楊朱的核心思維,「水無常勢,卻清楚可見,不若風之無形」,比起水之有形,風無形無體,更合於楊朱的中心意象。0 k, f! Z% ]0 Z) _) p- h: {" f5 p" J
$ {3 i3 V' ]+ v" k& ~! B
5 H. E+ x& k& Y! I! c/ d) P
    可以看到天扇子的對話設計都是以「風」為基礎做擴充編寫。- z! @' c! J* R4 _+ {/ f

% ]7 s  ?2 T+ p+ _( n5 R; e
: \" V& c, Y+ O5 l: _
    也因為他最重視「全性保真」,龍宿淪為嗜血者,對他來講是「為我」的泯滅,他第一次見龍宿提到:「嗜血,即是邪惡。」(魔封54集)* ^6 d$ I4 E% G
7 Q0 ~; F4 i& b
/ |, l3 ?3 i7 B  U5 N8 ]% E
    不過他沒走到極端,「疏樓龍宿,無法自制,淪為嗜血邪類,對你而言,人之風骨,已蕩然無存。」講話雖狠,下手卻輕。
& \$ j; ]- J- }9 r8 O' _0 Z# \: a3 Z$ z( R8 N

8 z; u5 Y$ u8 L+ C4 W, R! [' w二、名偵探琴狐──青月坊殺人事件
$ i4 G6 y' J+ s$ E2 d" G% b! X: B3 n8 L4 ~$ L  D7 K6 E, I' z) \

  A' L8 Y+ D2 ^; e* D/ _, z5 e    常言道:「有柯南的地方,就有死人」,身為一個偵探,死人,是無法擺脫的原罪。* S  r4 h3 p( W- O

% E  u0 _  w* C
7 H4 C6 ?; ~- L6 `7 h& Y3 e3 B
    命案分成兩種模式,〝到哪哪死人〞或〝哪死人到哪〞,柯南屬於第一種,琴狐屬於第二種,共同點都是要死人,沒有死人,偵探何用?( g7 w2 b- k1 P9 Y6 P
9 L0 h1 f; b6 c/ ?) _

" ?8 H8 p3 M& `- N- b& l) l  K    不過本次的線索不多,無法明確的指出兇手是誰,只能從現有劇情拼湊一二。
8 a9 y+ t1 x6 b/ `1 {' i* s' v" y' O! O% c4 \

( e' M  v% W3 s    首先兇手一定跟冷血殘紅有關,能使跟血硃砂相似傷口的據鹿老怪所言幾無可能,劇情明確講能使血硃砂者有二,一是上周被殺的恨東西、二是冷血殘紅,現在證據都指向冷血殘紅相關人等,所以恨東西路線不列入考量。
8 m5 Z. a5 i/ {  [4 `4 p1 z& A- g" E+ b4 C8 G$ ]
* l; G* k: Q* y
    那是冷血殘紅的誰呢?照劇中給的線索,是他女兒。
; j. @! j' ?% N
' r* I4 E$ L; K0 D: d9 E% y6 j+ @
: s" `9 H2 b! f: }
    鹿老怪曾覺疑點,沙包是女童玩具,上官爭先卻說是將冷血殘紅父子困於山神廟內引火自焚,可見當時山神廟勘驗的死人是一男子一男童,女童呢?不知所蹤。
5 ?+ g& ^. t3 L3 N% b  q7 A8 s3 s: S8 j( ^! w; A$ v

2 C- `! ~; \9 f1 ^. \    再連繫大娘尋兒,她兒子失蹤約是20年前,居住地點河陽村,正是冷血殘紅犯案跟伏法當時所在。
: M7 y' q5 l0 T  A9 X" M
3 V4 U* o6 X( D1 i, b
% [' o: H: Z: R  u" `
    大娘的駿兒很可能被冷血殘紅李代桃僵,死的是駿兒,冷血殘紅的女兒則活了下來,所以琴狐才要帶大娘到山神廟驗證心中所想。
! v- D1 {* y( C8 P4 \. H; k2 @- Z1 e2 r' U$ f# n9 X& O' T

8 j/ I3 l) v' R    青月坊事件又跟上宗人彘事件有所關連,當時的三個草包嫌疑人,全都跟青月坊此次事件有關。
& {5 P. P7 Y: n6 J! M
: f5 T, {- z& u1 M! S9 s8 j
/ P8 p! z* h0 ?) {
    介子兜跟死者雪姬‧梅開玉有所淵源、春申昌是青月坊大股東,是他提拔金縷衣成為坊主、公山弗舉跟駿兒同姓,公山此姓罕見,兩者之間必有關聯,並且他們是因某事件後才一起合作行動,此事可能跟冷血殘紅或上官爭先有所牽扯。
' a$ K+ z  o* c5 x1 o% ?* F; |* g( W- x: o) V/ [  I8 S

9 z5 W) X7 G! m6 P* T7 r$ n+ l    不過三個草包依然不會是殺人兇手,頂多算青月坊事件關係戶。
' L5 g) N" I  a! p. l/ A# l0 w
/ {7 e, m" g4 B  ~
8 R* ~: M+ A* |$ U# W1 [6 e
    殺月姬猜不出原因,殺雪姬是為滅口,長工老駝有意無意跟兩起殺人事件直接相關,不知是兇手故意為之,亦或是老駝特意配合,有待後面解答。$ @- y6 E0 J1 p  Q! n
2 b' m1 G3 ?7 ^- `" r! j% v
/ f# \/ }0 j/ T. S* J4 e" T! d
    如果限定兇手只有一人,又是冷血殘紅之女,以送朝嫌疑最大,她跟往昔一起端茶時月姬死亡,吩咐老駝送柴炭看到雪姬倒地,種種巧合很難令人不懷疑兇手是她。/ p  R+ Q( K0 F7 {9 r' c5 Z8 P
+ \% w+ |3 X- M9 u# A5 i5 J
$ y/ M4 k: ]( e0 S7 Q4 i- [% |$ B
    另外青月坊坊主金鏤衣也有可能,老秦裝神弄鬼之時,她就在一旁,如非桐吟太急,說不定有機會下手滅口,她也有充分的時間能夠下手殺人。! l, _2 x, d0 W& P" \' z
6 @/ a4 j9 _! _: j. a* E/ o

6 j5 }$ i( F$ _$ n+ F# `- a$ O  l    雖然前面殺人的動機不明,目標卻是很清楚:殺上官爭先
2 P, E  m, s# F% _) g  _2 H0 G, h4 a( ?; N/ b8 P, l; C2 h
# s* t$ {) t, {  |( @
    上官爭先壽宴擺放的煙爐、喝的鹿血酒恐怕都有問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她太小瞧上官爭先。: e  T% I# n& l- w; n

! f- u: r8 r- b) O

: }5 O/ G9 L5 a* E" f' |) V. s9 i    雖然令公心胸狹隘、又愛面子,但他不是笨蛋,相反的城府很深,他在明月影講完後,就知兇手目標是自己,唱的這齣請君入甕,要一舉擒獲兇手。" R9 O; F) V4 C

) o3 a6 A& W* `& }/ |
  `$ a$ o/ G$ F3 W& ], `
    兩樁案件最後目標都是軒昂五璣之一,以案件帶出五璣處理事情的差別,樹立個人風格,並拉出罪鱷九兇牙。" a* H6 M$ `8 j' a! H& P* F' z
' q8 E' Y: b0 D0 `7 O. a

7 k+ }  h- S* D. p8 a    上周有冷血殘紅、醫鬼,本周提到謝恩客,編劇沒打算丟出個數字團體了事,打算花點時間補白,相較以往直接用口述講解,用案件代入,故事性質更佳,是種較好的劇情編法。
4 T6 S5 t% z1 N: n  C9 D1 I1 Y" z5 b' k$ v

8 Y' P' l& ]# ~三、雜談; Q8 t$ U' P/ X" k" h

% p: ^3 @& _. N( H, C5 o
% D' Q. x# J0 ?9 [
    青月坊四大美人:月姬‧蘭碧陰、雪姬‧梅開玉、風姬‧竹幽人,有看出什麼嗎?四姬名號是風花雪月,藝名為梅蘭竹菊,剩下未出的一姬應該名為花姬‧菊○○。
+ k$ i( v4 n& G0 S, z( S9 F- n+ q* f2 s9 F4 B& `
8 \& D* Q- Y2 g- `
    四姬婢女皆為一動詞配一時間,月姬的叫往夕、雪姬的叫送朝、風姬的叫迎晝,花姬的婢女想必也是,可能叫來夜之類?
* S+ y' E. n  ^0 l+ t# g5 P: G( s; ~8 [) j
9 ^  d1 ?( w" l1 f- \9 W
    在鹿老怪與琴狐小兵會面的天一生水,編劇直接引用伏犧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及典謨皆歷代傳寶之。」(尚書正義‧顧命),以此當引,帶出地三皇舒龍氏跟河圖。
/ w. _+ W1 F- \( x1 d& m- T3 V+ G1 S8 f0 F: M& j" O

. k' `( K' ^. }6 U    河圖出珠,雙驕搶珠,化喻二龍戲珠,龍珠為生命源頭,二龍戲珠體現對生命轉承不息的尊重,龍珠戲完依然放回原處,不奪天工、不搶天時,自然如它。1 M% a0 i; H# a2 L0 K8 K: s

, _1 y5 `8 k; a5 @
; l, _1 b+ R7 g, Q, Z" m! g, q
    在雙人會談最後有個小彩蛋,以下是月刊268期編劇漫談人覺的內容:6 w+ N; U8 z8 l% K/ a: p' {, Q
) n) N# \1 F* \% Y1 i* C; r" y3 i; [8 m

) q: H) Y. |1 m' @: k' J    〝說到這名字,不禁要爆個小掛:話說當初這三人組合一出來,筆者就已先攬下人覺這已設【隱黑】的人物要寫,天地兩角則由某平包下工程。
/ H; T9 k% W" @; }5 q5 ?
; M* Y( s* a, W' Q+ T

1 R. s/ ~" V/ l. {* `) [    但某平一聽到「仙喻」這名,他說怎麼感覺好像「鮮芋仙」?頓時筆者我白眼翻到南天門。原本我用喻字,一則喻有知曉之意;仙喻者,仙知也。
8 y* K7 U  \- j
( h& q/ a' Q5 ?3 o6 h8 r

8 Y' \9 F* A/ v2 L. Z& E4 Q: f    再者,也是仿效古人為文命題,多有○喻的譬喻寓言體裁,如明‧方孝儒〈指喻〉、清‧錢大昕〈鏡喻〉等文章傳世。- }: G& C) o5 U/ v5 W5 [( b9 o: X

+ R4 \* P- d6 W! w& a/ n

. d$ X1 {* g6 M% C2 R: u) H9 j" L    仙喻,以仙為喻,更有一種引人好奇的玄玄神秘色彩。
: f+ N: i/ B, p+ A) y9 g    結果竟然被某平說像「鮮芋仙」?!     8 g+ l8 G$ A% g7 |! U, N$ V
    好!我等你自己來!結果取了個「神芋逍遙」?霎時我......
9 K; \$ A+ C2 j+ B    . x8 F8 z9 U5 `" n4 M, {
    再說這「地冥鬼諦」一名,某平竟然拐了個彎,在劇裡嫌這名字「庸俗至極」?- c+ k7 @5 {; `7 O& a1 D
    好!我等你自己來!結果──3 w& n5 ?) ]5 u" J

8 G; s0 ]+ X2 w4 @! D5 b# W
1 R2 t9 P: U- Q6 [2 T
    「永夜劇作家!」小編:。。。: h4 A3 z, P- C) ?( h* l
    「命運規劃主!」小編:。。。。。。' E2 S" d6 k2 w3 N7 i8 C' k
    「地獄魔幻師!」小編:。。。。。。。。。你高興就好!$ ^6 q2 \# H! J, T9 p
    「無神論!」    小編:幹嘛用我原本要給天之厲的名字!
0 N) _5 O. ^  _" t8 d+ T( I# I. x
* l% K$ U& u( v; G% W. o/ r2 L

# M2 F+ J9 W2 ~  x    事實證明,夏蟲不可語冰,名字也是需要伯樂的!(轉身走人)〞
# {7 W' G( ]9 O
3 t; |/ _5 N" @
, ^, g$ c' q& x. `" _( k
    有沒有很強的既視感?
& A- p3 k: A4 V+ {& t: H0 k1 y8 E8 s

评分

参与人数 1元宝 +902 收起 理由
月浩本尊 + 902 4432/5剧评奖励+有心配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30 22:42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9-7-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你的剧评简直太长学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25 20:34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9-7-3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上,看楼主剧评后思路更加清晰了!确实,比起神魔大战,还是更喜欢南域代入感更强的江湖风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枫醉嫣红 发表于 2019-7-3 23:23/ N" }6 J4 D$ `2 C) ]  ?
    同上,看楼主剧评后思路更加清晰了!确实,比起神魔大战,还是更喜欢南域代入感更强的江湖风波

    ) @& a2 w, o& F- w一開始只是些小案
    / U8 K0 {4 e! b/ M0 g0 y4 |後面應該會死大角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凤歌

    本版积分规则

    QQ|微社区|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为布凤歌 ( 湘ICP备10206562号 )

    GMT+8, 2024-6-1 21:14 , Processed in 0.0879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