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01:39

《留德十年》后思

本帖最后由 梧桐囚灵雒凰生 于 2016-4-30 01:39 编辑

《留德十年》读后感

怀着一种崇敬又求知若渴的心情畅读了季先生的这本回忆记事录。

年少时候一直很想读很多书,但是手头能省下来的资金有限,那时候的自己一味“崇拜”世界名著,倒是看了不少忙茫乎飘然的作品,但是那时敬重季先生,却遗憾没有更早深读他的文字。直至此日今时,才顿觉意犹未尽又受益匪浅。

内容很明确,是作者留洋的往事回忆。我觉得没啥好介绍的,因为如果简述一下过程,可能我会用自己的言语把季老先生的全书统统转述出来(笑)。谈及其中令我印象深刻又发我深省的情节罢!

省去作者尚在国内和途中的情节回忆,初到德国是暂居柏林,那是中国留徳学生的主要聚集城市,在那里,不论是走官费还是私费的留洋生,都群而聚之。还有一条街道,里面是中式的生活氛围,中国餐馆和日常。有的人不辞一切代价来到国外“镀金”(借作者一词形容),但是仍然腹中空空,不是饿了,而是没有学识。即便是身处异乡,也只需要会说四句德文:早安、谢谢、再见、晚安。早上和异乡房东道别,然后找个中国式茶馆几个人搓一天麻将,傍晚吃完中式餐点,回来,和房东“晚安”,一天如此过去,几载亦然。在这里生活,怎样都好,不用上课,也不用说德国话,几年过去,不学无术,毫无研究和心得,然而作为“镀金”了的“留学生”,回国之后会受到盲目崇拜和争夺,可是拿出来的东西,还是老旧俗陈的国内的思想观点。由此可见直到今日仍然弥漫的一种盲目热潮(但是触碰不到本质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一日,作者和朋友前往过一次那样的中国餐馆,里面喧哗声洋溢,吃饭的吧唧声、吃面的吸溜声……和德国人安静的用餐截然不同,自此再也不曾去过中式餐馆。有时候思考身为学子远出他国是为什么。求学还是享受?即便是享受,享受的也该是不一样的新式的异乡情愫,却为何又置身熟悉的环境中麻痹浪费生命呢?

还有关于德国几点描写我着实感到惊异。

那是关于德国的街道,作者用这样的话语描述:你穿着西装躺在马路上,起身身上都不会沾有一丝灰尘。还有后文的一处描写,是说温暖的时节,并不滋生蚊虫蝇之类的以肮脏环境为生的昆虫。对比国内,现状也不用我说,这真叫人羞愧难当!作者提到德国的妇女不光热衷家庭的卫生处理,甚至还将肥皂拿出来清洗外面的道路,这种勤劳又无私的行为是否令人反思呢?我于是又想起学生时代学到的季老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的也是德国风情文化习俗:家家的阳台门外都罗列着娇妍各异的花植,而不是藏在家里,却是拿出来分享,愉悦他人的心情、美丽这一路风景。

还有德国的教学模式。凡是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填报任意大学的任意专业,都不需要入学考试,还可以随时换课转学,完全自由,直到找到合适自己的课程,认定自己要走的道路才开始安定下来,接触那一学科的老师,要求进入他们的研究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也觉得你可以了,会开始和你讨论毕业论文,通过了之后才安排答辩等等……哈。怎么说呢,看到这里我真的有点哭笑不得,我苦恼了数十载的中国教育的不合逻辑和盲目性的改变根源竟然是在这里——自由和尊重。不能说中国目前教育模式不好,现在的教育仍然有其长处,但是牺牲的确是无数青少年的梦想和热情还有他们与生俱来的才华以及隐藏的天赋,这个代价,有些大了。在我年幼的时候,我发现这样马不停蹄的盲目教育根本无法培养出自信又优秀的天才(不要以为如今显赫的那些精英没有特别的经历和生活)我问过家长老师,给我的答案也是模糊又令人失望至极,一步一步的,心都死了。穷其毕生,都看不到曙光。后来通过多方面考究了解,还是发现无数的秘密没有及时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结果埋葬了无数人的青春和性命。我庆幸自己怯弱,还存活至今,但是糟蹋又浪费了四分之一人生的才华和天赋,几经变转和压抑荒废,我恐怕知道的太清楚了。我还是崇尚西化教学的。就像20世纪的哥廷根一样就好。最起码这里的努力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你学习、你钻研、你优秀、你的老师会热爱并激动有你这样的学生,可以继承他们的衣钵又或者可以优秀的成长下去,然后他们接纳你,给你更多的机会,你可以更加优秀,走在自己所爱的道路上,给你最大的尊重和选择的权利。

既然说到了学生,那就再提一提这里杰出的教授们。季先生身居德国的那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蔓延直到后来法西斯战败。在美军的几次轰炸中,一次,整个城市都在颤抖,所有人都在寻找地下室逃命,但是一位物理学教授(当时也是世界上很知名的一位)却兴奋又激动地跑上屋顶,说自己从未见过如此完整又奇特的气流体,在自己的实验室完全无法进行实验,竟不顾自身安全全然忘我投入了对新的知识的发现和研究之中去了。这样的教授还有其他几人,在此不一一举例。对此我由衷敬佩不已。(和作者感情是一致的,自己有些过往情怀呐) 二战也是近代比较惨烈又惊心动魄的事件了。

德国作为发起者之一,二战打得如此火热,他们的人民又会是怎样的生活日常呢?答案就是:和往常一样没啥区别,甚至都没有关于战争的话题在交谈。除了后期会不时有飞机来轰炸,群众听到警报就去避难,即便是避难,也很少会有人对战争有所微词,人们只是有些木讷,对于这些事情,看得过于理性客观,仿佛这些战事与他们的国家无关。这种看法一直到战争结束,德国一夕变成战败国,也未曾变化。

日耳曼民族在希特勒的激烈言语下,将自己的族人宣传的十分高贵,而其他就被贬低到尘埃里,按照他的说法,有色人种是卑贱的,中国人是黄种人,在德国少不了收到种族歧视或者风言风语。而作者说,在守旧又平静无波的德国小城里,从未遇到过那样的事情,而他的房东太太真的是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热爱着他,照顾着他。我不禁有些泪目。

作为一个理智的伪知识分子(嗯?)我断然不可能把书中作者所言全数当真,但是正如近代文坛名家繁冗,我偏爱季老先生,是因为心缘。正如我看了他的这本书,作者用朴素的言语表达着当初的故事景象,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浑厚真挚的感情,我知道自己的热爱是没有错的,自己的认识也是没有错的。世界很糟糕,但是也很温情,因为总还是有人真心实意爱着他人,也爱着自己。通过这本书,仿佛隔着世纪,仿佛隔着生死,我还是触摸到了活生生的季羡林先生,还是受到了他的教诲,通过他老人家年轻时候的经历,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生活热爱的勇气。

癯冰芽 发表于 2016-4-30 04:29

看完新剧无聊来逛逛,发现这里一堆零回复,我来消灭一个。
首先没看过季先生的书,说错了就是不知者不罪。

里面的德国的种种的好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讲到二战时期德国人的生活日常是还是很无语的,
“和往常一样没啥区别,甚至都没有关于战争的话题在交谈”
“也很少会有人对战争有所微词,人们只是有些木讷”

为什么在这里可以美称为“看得过于理性客观”,要知道在中国虽然早了十来年,但是是被鲁迅批判为无聊的愚昧的看客,只能做示众的材料的。
此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愚昧的未开化的人有什么区别?

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09:29

引用 第2楼 癯冰芽 于2016-4-30 04:29:18发表的
看完新剧无聊来逛逛,发现这里一堆零回复,我来消灭一个。
首先没看过季先生的书,说错了就是不知者不罪。
里面的德国的种种的好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讲到二战时期德国人的生活日常是还是很无语的,
“和往常
书中章节频繁当然只截取特别之处。鲁迅先生所活动的年代和书中所提及时间又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实我不能理解为何你会联想到鲁迅先生批判看客上的。
正是因为不是亲身经历,所以才说不会全信以为真,但是我喜欢言语点到即止,别人理解或是不理解与我并没有太大关系。我提及不全然相信,但是也不可能把每一条细化让人知晓,写的明明白白反而缺少蕴意。
“木讷”一词用来形容当时的德国人民,并不代表这意思就是说他们反应迟钝,言语不多,呆头呆脑,而是指的是他们的单纯和生活更加随心不为外事所束而已。和鲁迅先生一直用来严厉批评的极含贬义的“木讷”并不意义相同。莫非所有一样文字的词汇总被误以为是那一个意思?
而实际上,法西斯当年的国内宣传,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闹得轰轰烈烈,德国民众中也有狂热的积极分子的,作者还曾言及一位美丽的/拥有高学历知识的德国女学生居然梦想为希特勒生个孩子,在作者看来是荒谬非凡的。而更多从普通老百姓身上,战争对他们而言并未有太大实质影响而已。
且全书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感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者那样安静的人,能接触到的生活圈或许就是有种世外桃源之嫌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全文基于《留德十年》此书有感,感言又不尽然媲美真理,此书带给我的最大意义并非国外如何,而是季老先生如何,我还能了解到不管过去还是将来,总会有人真实真诚热爱生活和生命,足矣。

离题万里,不以为然

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09:32

实质影响后面加上:不过只是物质上欠缺,而生活仍然是照旧的。

癯冰芽 发表于 2016-4-30 20:20

没看过这本书,只是看到主楼的这一段的感慨,
也许却有因木讷一词而来的联想。但我觉得并不是形容呆,而是麻木。
不过相差十年而已,并没有巨大时间差。

我只是觉得世上的人爱做鸵鸟的多,无所谓这个是理性,那个就是愚昧,
更多的普通人不能决定国家的走向,于是过自己的小日子,那里不是如此,何时不是如此,
其实内心就是鸵鸟而已,这是抛开种种时代经济教育侵略被侵略的表象之后真实。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的通病同世相讥,厚此薄彼,文字是读书人的武器。

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20:24

其实我有感觉我们谈论的不是一个话题。{:325_266:}明明重点都不在这里,实在不行把这段删了算了。

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20:41

原书有题及,二战爆发当天,徳境内并没有新闻和最新战报,之后一天也无,再厚又无,一直将近一周依然没有关于战事的信息传回国。而那段时间的民众(明确一下:仅是作者可以接触到的那些群体而已)也并没有对战事上心,表现出紧张和急切关注。
到后来战争结束,德意志战败,人民依然没有表现出对战争是如何如何的(一样还是作者视野。可想而知法西斯狂人分子感觉必然不同,但是作者接触的不过普通市民而已,寥寥数人,且做部分代表)。
由此感受到德国的民众其实并不像外界猜测揣摩那样,热衷战事,对于战败觉得怎样怎样。他们更多人对此其实并不在意。
楼主提及“不可能把作者的所见所闻全数当真”,所以没必要纠结这个不重要的小片段问题。
我想我写这篇读后感初衷不过是感怀季先生以及受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爱国人士)的奋斗事迹的鼓励和被感动罢了。
在此申明,本后思毫无崇洋媚外之意。
作者写的是1935-1945年间的经历,距今将近八十年有余。这世界每天都会变化,我也只表示欣赏那段期间的德国哥城的教育模式,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事物天翻地覆。如果羡慕以为过去的事物现在为真岂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吗?自己还没有到分不清时间轴的年纪。
至此表怀。

癯冰芽 发表于 2016-4-30 20:44

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20:24
其实我有感觉我们谈论的不是一个话题。明明重点都不在这里,实在不行把这段删了算了。

为什么要删除,也许是网络表达的不准确,我对文章一点意见也没有,
我知道季先生的优秀,这就是单纯的感想。
写出来不就是讨论的嘛,我看见这段,有了这个感慨回复了而已~

梧桐囚灵雒凰生 发表于 2016-4-30 20:58

引用 第8楼 癯冰芽 于2016-4-30 20:44:25发表的

为什么要删除,也许是网络表达的不准确,我对文章一点意见也没有,
我知道季先生的优秀,这就是单纯的感想。
写出来不就是讨论的嘛,我看见这段,有了这个感慨回复了而已~
没事哒,只是觉得如果用词有歧义的话,说明我表达有问题(我喜欢乱用词语XD),原稿我已经把这段删改了,这篇书评就这样吧(删了就少了好几个字了{:325_25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德十年》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