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 发表于 2015-5-28 14:46

ICRT Taiwan Talk:愚人梦想 Matt 专访全文中译

原出处:【金光】ICRT Taiwan Talk:愚人梦想 Matt 专访全文中译
听译者: AliceLin 于  2015年3月29日 00:39 发布 

已获得转贴同意!

本集标题:
让台湾布袋戏迎向世界(Sharing Taiwan's traditional puppet theater with the world)
(点击可播放录音档,音档连结取自愚人梦想粉丝专页)

金光布袋戏官方粉丝专页

金光布袋戏维基百科介绍

播出日期:2015.01.26

与谈人:愚人梦想配乐团队 Matt Smith

※访谈全文皆为自行听译,必要时有稍作增补或简省,若有错漏之处,恳请不吝指正。

主持人(以下简称 H)
布袋戏在台湾历史悠久,一开始的形式相当简陋,布袋戏演师四处巡回,表演时则站在戏箱上演出。后来,布袋戏登上了愈来愈大的舞台,在过去四十年间,先是进军电视,后来又搬上大银幕。直至今日,布袋戏依然广受欢迎。尽管喜爱布袋戏的族群主要限于台湾,但在今天的 Taiwan Talk 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一位旅居台湾的美国人,他希望能够透过英语版本与海外行销,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推向国际。Matt Smith 为金光布袋戏团队制作配乐已有数年时间,目前在台湾配乐制作公司「愚人梦想开发」担任音乐总监。以下是我们最近在 ICRT 上的谈话内容。

Matt,欢迎你来到本节目。


Matt(以下简称 M)
感谢邀请。

H
在我们开始讨论你的工作之前,能否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合作公司,也就是金光布袋戏。金光布袋戏的负责人来自一个台湾布袋戏家族,但他做了许多事情来改变布袋戏的演出形式,因此可否请你说明,他透过哪些方式提升布袋戏呢?

M
好的。黄立纲是黄俊雄的儿子。黄俊雄在台湾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将布袋戏由以前走遍城镇巡回演出的剧团,搬上电视萤幕,造就了今日的电视布袋戏。他创造了在台湾广受欢迎的布袋戏剧集,拥有非常多戏迷,目前则交棒给他的儿子黄立纲经营。黄立纲透过现在的电脑成像技术、特效、新颖的配乐编制技巧,搭配节奏快速、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剧情,以及丰富精彩的武打动作等等,用许多方式提升布袋戏的表演层次和形式。

H
所以现在看布袋戏的人,可能会看到两个长发飘逸的男人,手中分别拿着一把巨剑,然后两个人中间有巨大的火球飞来飞去之类的吗?

M
是,确实会看到这种东西。有各式各样的兵器,各式各样的武打风格,以及许多奥妙的功夫绝技等等。每种东西都会有一点。

H
我们先来聊聊你是怎么喜欢上这种表演形式的吧。我无意冒犯,不过我觉得,像我们有许多外国听众,或许对布袋戏不是那么有兴趣,他们初次接触布袋戏时,可能会想说,喔,木偶打架,这似乎……(笑)会让人有种「我要怎么融入?」的感觉 。所以你是怎么喜欢上布袋戏的?

M
说实在话,我第一次看到布袋戏表演时的想法也是如此。我记得我刚到台湾,想知道台湾有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所以我开始一台一台转,其中一个节目就是布袋戏,当时我的反应就和许多在台湾的外国人一样,就是「这究竟是什么碗糕?」「我到底看了什么?」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布袋戏一直抱持这种态度。后来我和太太成立了一家音乐公司,替电视节目和两岸的电影制作配乐,我太太就想到替布袋戏做配乐。当初我的反应有点不置可否,因为我对布袋戏的感觉和很多外国人差不多。接着我收到黄立纲邀请,前往欣赏现场的布袋戏表演,不是电视喔,是现场,在高雄演出。我去看了,我觉得非常非常惊艳,吸引我的不只是戏偶本身的表演,也包括口白的演出和剧情。演出现场有字幕,是中文的,所以我必须读中文字幕,但我理解了大部分的情节,也非常乐在其中。另外还有很多效果,因为是现场演出,所以不是用电脑特效,而是用很多舞台爆破、灯光和雷射变化等等,诸如此类。我完完全全被这场表演给吸引住了,我想再多看一点,想知道剧中人之后的发展。

H
接着我们来谈谈你的任务吧。能否请你说明现在的计画内容呢?

M
我们的计画是,保留布袋戏的原貌,将之翻译、上字幕,然后推广给西方观众,或是任何对布袋戏有兴趣的族群。

H
请问这当中必须包含哪些东西?你认为要让国外观众接受布袋戏,需要做哪些事情?

M
我们现在采用的方式是,嗯,对于如何用英文呈现布袋戏,我们有过诸多考量,那我现在正带领一个翻译团队,着手处理这项艰钜的任务。要将台语古文译成英文并不容易,布袋戏里面包含很多诗词……

H
没错,这是一个重点,布袋戏通常是以台语演出,而不是汉语。

M
对,几乎只用台语,所以我们要把台语译成英文,然后由美国的润稿人负责稍微提升语言层次,让译文看起来更雅致一些,让国外观众容易接受。

H
所以基本的剧情架构、角色和人物性格都会保留下来?

M
对。我们不想专为西方观众打造另一部戏,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我们希望保留布袋戏的原貌,保留原本的故事,保留让布袋戏在台湾成功的要素,将这些东西转换成英文,并且以能够吸引国外观众的方式呈现。

H
我想接续你前面讲到的东西。这个计画吸引我的一个重点是,它似乎是布袋戏在台湾长久发展之下的延续,布袋戏原本的形式相对传统,具有许多规范,有一定的演出方式。但在过去百年间,尤其是过去五十年,布袋戏变成可以在电视上演出的剧种,可以有许多变化,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东西。所以你要如何选择要保留的元素?哪些部分会有自己的呈现方式,而不会掺入太多台湾文化,让国外观众更容易接受?

M
我们试图保留东方文化的典故,像是神秘主义、功夫等等,这些东西对许多外国人颇具吸引力。另外则有些典故是国外观众看不懂的,那这些当然就要修掉,所以我们必须改动剧本,换成外国人能够马上了解的东西。我们不仅希望透过东方文化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希望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内涵,而不会看得一头雾水。

H
哪些典故会比较让人看不懂呢?

M
嗯,布袋戏当中一定会稍微引用到一些中国历史典故,这是外国人没办法立刻了解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换成外国人看得懂的典故,或是直接删除,稍微修改剧本。里面有很多枝节必须修整,国外观众才能融入。

H
几年前有其他人选择在 Cartoon Network 频道上播出布袋戏,尝试打入国外市场,然而结果不尽理想。你们在作法上会有什么改变吗?

M
我们不便讨论太多友棚的事情,不过以这个例子来说,我知道他们完全重制了剧集,剧本也重新写过,整部戏完全针对西方观众来制作。这不是我们想走的方向。我们想要保留在台湾已经成功的元素,翻译成英文。虽然会稍作更动,但不会改变故事结构,也不想改变其中的文化背景。我们不要全部重制,而是要把原有的东西介绍给西方观众欣赏。

H
除了这些之外,当然还有更多东西不容易保留下来。我特别好奇的一点是,台湾布袋戏通常是由一个人演出所有角色,你们也会保留这个特质吗?

M
我们初步的计画只打算由字幕着手,所以这个部分完全不会变。在台湾的布袋戏中,确实是由一位主演来为所有角色配音,而且至今依然维持这个传统。金光布袋戏的老板黄立纲,同时也担任口白主演,为所有的角色配音,而且是几十、几百个角色,包括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人物,这对口白主演来说是一项非常艰钜的任务。最终我们进行英语配音的时候——虽然目前不在计画中,不过我们的确希望能走到这一步——或许就无法保留单人配音的传统了,必须请多位配音员来演出,所以单人配音可能没办法适当移植到英文版的布袋戏中。

H
我想布袋戏另一个相当重要的元素,则是语言的运用,布袋戏用的是台语。我自己不会讲台语,但就我读过的资料来看,观众与布袋戏能够有所连结,其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能够从布袋戏独特的语言当中,感受到多少布袋戏的特质。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在翻译的时候保留布袋戏的语言风格呢?

M
没错,台语在布袋戏中的确扮演关键角色,很多台湾观众就是要看台语布袋戏。要在翻译时完全抓住台语的所有细节和意涵,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但相较于表现台语之美,我们更注重的是能否呈现语言本身的美感,至少希望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比如剧中运用很多诗词,而我们会努力让译文本身也能体现诗意。有些布袋戏角色上场时会吟一段出场诗,或是固定的一小段话,代表这个人物登场了。我们会尝试抓住这些精神,将这些诗词转化成类似风格的英文译文,尽可能去捕捉这种美感,虽然不是台语,但文字本身依然优美。

H
嗯,你可能得多解释一点,我知道你们要翻译的是一部非常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回溯到什么时候呢?

M
比方说,金光布袋戏里有两位主要角色,「Master Su」史艳文,以及「Mirror Man」藏镜人,这两个角色融入台湾布袋戏文化,或许有近百年的时间了。黄立纲,也就是金光布袋戏的负责人,他的祖父黄海岱是这两个角色的创造者,所以是很久以前,在布袋戏仍然在乡镇寺庙巡回演出的时代就存在了。他将这两个角色传承给他的儿子黄俊雄,即黄立纲的父亲,而黄俊雄则是把布袋戏搬上电视的关键人物之一,将布袋戏团从巡回剧团,转变为电视化的表演形式。黄俊雄在电视上的演出,让这两个角色和其他金光布袋戏角色,都变成在台湾无人不知的布袋戏人物。随便问一个 25 到 30 岁以上的台湾人,都会听过史艳文和藏镜人,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角色,他们对台湾文化影响深远。史艳文甚至曾经被誉为台湾最伟大的英雄,在台湾的传奇故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H
所以对于不那么熟悉布袋戏的人,你要怎么让他们融入这个故事?

M
这是最麻烦的部分,因为我们要从演了几十年的故事中段直接切入,这是最完美的方式吗?说真的,这不是最完美的方式,我们只能尽力。我们选了一个系列做为起点,对外国人来说比较好入门。写英文剧本的时候,虽然基本上做的是翻译,但我们也尝试在其中插入背景故事,让观众欣赏时,能够对先前发生过的事有些概念,也能稍微了解史艳文和藏镜人之间的关系,当然整部戏里面不是只有这两人,还有好几十个角色,他们的故事在过去也演了很久很久。这项工程非常浩大,有些部分不容易处理,但我想我们做得还不错,应该可以让观众很快进入状况。

H
这边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说到大众对布袋戏的看法,你认为他们会将布袋戏看成一种剧情很酷的新潮表演,或是一种台湾戏剧,代表着台湾文化?哪一种会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M
我认为旅居台湾的外国人,会将布袋戏当作台湾的特有剧种,因为他们已经看过许多次电视重播等等,所以会把它看成台湾的东西。但向一般国外观众或西方观众推广时,我希望他们觉得,哇,这个东西很有趣,跟以往看过的东西都不一样,有很多炫丽的武打,剧情很棒。我希望他们会因为这样受到吸引。我知道许多人对远东文化感兴趣,所以这样的内容,应该可以吸引他们。

H
我们来聊聊另一个话题。你会参与这项计画,是因为经营愚人梦想音乐公司,而目前主要是替布袋戏制作配乐。因为你也帮电视节目和电影配乐,所以能否请你谈谈,制作这种传统的布袋戏配乐,或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影配乐,两者在制作过程上有什么差异?

M
做布袋戏配乐和传统电视电影配乐的差别非常大。主要是一般电视电影配乐的制作流程,与布袋戏配乐完全相反。我们替电视电影配乐时,通常会拿到剪辑完成的影片版本。这些影片没有配乐,而我们就根据影片内容来作曲。看到有人恋爱了,就写恋爱的曲子;看到有动作戏,就配合这些动作来写曲。但是布袋戏完全相反。布袋戏是声音先完成,再来拍摄画面。所以制作布袋戏时,口白主演黄立纲会先录好所有声音,所有台词,从头到尾一个人演完,接着剪辑音乐,之后再根据剪辑好的音档去拍摄戏偶动作。

H
所以他们是用视觉画面配合声音,而不像一般影片用声音配合画面。

M
没错,这两者完全是相反的。

H
这对你工作的方式有什么影响?

M
当然跟过去会有很大不同,因为看着萤幕上的画面作曲,会有一定的规则要遵循,例如时间点要搭配好,必须让音乐切合画面上每个细微的情感变化。但如果事先写好配乐,创作时就会比较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酝酿情绪,用自己想像的画面来创作。有时候我在做布袋戏配乐,脑海中必须先对某个场景有想法,虽然最后使用时,可能会跟原先想的不一样,可能会用在完全不同类型的场景,但作曲的时候,常要想像现在发生了这个、发生了那个,突然间又冒出了什么,这里的声音要怎么转折,根据这些想像来创作。曲子完成后交给立纲,他听过之后,针对剧情的情感需求,将曲子放进适合的段落。有时他甚至会说,我们的曲子是他拍摄场景的灵感来源,也许他本来已经有想法,但在听到某段配乐之后,他会想,或许我在这个地方应该改一下,因为这样跟音乐更契合。所以跟电视电影不太一样。

H
对布袋戏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布袋戏剧集数量非常多,每年推出很多很多集,但是配乐不会一直重复,而且产出的配乐量也非常大,没错吧?

M
没错,我们制作……每三十集左右至少就有六十首的曲子,平均每首约四分钟,所以曲目极多。熟悉动画的观众应该知道,看动画时会常常听到……比如说情歌会不断重复出现,一而再、再而三使用同一首歌,但在布袋戏中,虽然还是会重复,但不像动画那么频繁,布袋戏使用的曲子非常多,而且戏迷非常喜爱这些配乐,他们会去收集配乐,购买最新的专辑、最新的原声带,以便回味他们最喜欢的角色配乐。所以这是整部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H
嗯,说到这些专辑,你们最近也很快推出新专辑了,可以稍微介绍一下吗?

M
好啊。就在不久之前,1月21日,我们发行了最新的专辑。我们所有专辑都可以在全家便利商店买到,用 FamiPort 机台,就是用那个小小的电脑萤幕即可订购,并在原店取货。我们时常推出新专辑,另外在全家也可以购买金光布袋戏,每周三下午五点会发行最新一集,只要直接跟柜台说「我要买布袋戏」,店员就会拿给你了。

H
所以对布袋戏有兴趣的听众,到全家就可以买啰!

M
没错,在全家就能买到了,但我得先提醒各位,如果不懂中文的话,可能会看得很辛苦喔,除非你的台语很不错。

H
英文字幕或配音版本推出后,会马上告诉我们吗?

M
当然,没问题。

H
太好了。Matt Smith 是愚人梦想开发有限公司的音乐总监,Matt Smith,感谢你今天的参与。

M
谢谢。

=========================================================================


原來金光是有打算以英文推廣布袋戲的,
不過,這真是艱困的大工程,
真的挺懷疑...外國人真看得懂布袋戲嗎?
文化上如此大的差異,
中文的詞彙、台語的講法及意義,
翻成英文,能表達出原有的意思及感覺嗎?



不過,還是替金光高興,
真心希望金光能成功~

剑风不留人 发表于 2015-5-28 22:14

全英文……感觉第二专业有救了233333
感谢忘言菊苣搬运~0w0

寒雨 发表于 2015-5-29 21:24

愚人梦想的音乐总体来说,大气有余,细腻不足,中式曲风偏弱,毕竟是老外,和霹雳明显的对比就是配乐有跳脱舞台剧之感,不过霹雳中式曲风尤其民乐小调的编排上更成熟。两家如果如果互补下长处就很均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ICRT Taiwan Talk:愚人梦想 Matt 专访全文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