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枕戈 发表于 2016-11-29 15:07

徐高阮《山涛论》读后感

本帖最后由 陆枕戈 于 2016-11-29 16:23 编辑

《山涛论》读后感
书籍信息:作者:徐高阮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版次: 2014年第1版ISBN: 9787511016010

【一】这其实是一篇最早收在史语所集刊里的文章,后来出了单行本。很长,100多页,三万多字。大约是一篇文人写的史学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书生的情怀,下笔却又有着扎实有据的态度:七十余条注,透露着作者句句落实的决心。徐高阮其人,因为政治不正确的缘故,在大陆的学术地位…不太好说。所以这篇《山涛论》总觉得有那么一点顾影自怜的意味。过去人们总认为“竹林七贤“是远离政治的清高名士。徐说,山涛是“名士间的重望“,在政府中作了反当权份子的一个长期的首脑,他身上最能体现”七贤“的政治抱负和背后的政治力量。山涛的每一次官职变动,背后都是当朝重大的政治斗争在推动。然而这显然是难以找到太多依据的。所以在论证的过程中,徐强调性地提及羊祜和山涛的关系,将两人做类比,得出他们在个人旨趣和政治倾向上的相似性,从而证明“祜成为那样重要的角色时正是涛站在他的背后”。这样就显得不审慎。因为找不到太多二人过从甚密的证据。换句话说,徐在偷换概念。而且,太多太多的推论和太过文学性的表达,并不能起到使论证更有力的作用。对研究对象的态度太过感性,绝对是病,得治。这有点像写同人文过分强调角色的作用。过度表现,是很容易被骂ooc的。

【二】
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情怀值得渲染。唐诗里满写着的不是恣意风流。是功名利禄。是博人青眼的希愿。并且这没有什么值得难过或是鄙夷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啊。所谓的名士风流也是同样。都是实实在在的世事磋磨。风骨、气度之类的情怀,都是渲染。这一时期在一些史同粉心中的形象,也是一样。
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时间的滤镜而变得比现实更美好。因为时间它最多只是一个调色蒙版,无法改变下面的图层的真相。记录里轻描淡写的一笔,背后就是尸山血海。魏晋本身既不清高也不可爱。让它变得美好的,只有我们的脑补。同理,概括时代性格或是民族性格也是很可笑的事情。
其实脑补也很不错。毕竟,幻想中的味道,才是最美好的。只是,要分得清真实与虚幻的分界。否则就会变得像某些狂热的XX粉一样。


【三】想起那些年中二的时候,担心自己被格式化,作天作地,凡是所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物,几乎都要当作自己的偶像。直到后来某一天,装病请假回家,凑着电视机看了点《新水浒》,正播到“武松大闹鸳鸯浦”。戴着镣铐的武松打得十分精彩。然后我忽然就开窍了。把什么都推给现实,推给社会,实在是一件懦弱而卑劣的事情。因为这样就可以摆脱自己的全部责任,摆脱他人的指责,摆脱内心的负罪感。怪束缚太多,违反天性,是因为你清楚自己其实……就算脱了镣铐,也未必能打得过武松。这样自矜自欺又自娇自怜,实在太难看了。如果自我是上那么几年学考那么几回试就能泯灭掉的……那这种脆弱的自我留着也没什么意义。


【四】刻板印象是非常可怕的东西。就像过分夸大了科举制的作用一样,不会有人告诉你,按《唐六典》的说法,授官要与本品基本相合,而本品……门第和荫勋那么重要。并且出身良好又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加速度也快得多。更何况出身本身也与能占有的社会资源息息相关。所以根本就没有“你看唐代社会上升渠道畅通所以多有活力呀阶级固化就会死气沉沉不信你看六朝啊”这种东西。他怎么撇开不提李虎就已经是北周的柱国了呢。社会的稳定必然带来阶层的固化——换句话说,固化才是常态,动荡反而是少数吧。只是过去的两个百年间我们经历的变革太多也太快,习惯了风云际会,才觉得波澜不兴很奇怪。总而言之,现在没有比过去更糟。与其怨天不如看向实际。就像朱自清说的,“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高阮《山涛论》读后感